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網絡借貸的積極作用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采 時間:2023-10-12 08:41:10
文檔

網絡借貸的積極作用

推薦度:
導讀

P2P金融模式自誕生以來,從歐美迅速擴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發展。這種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1、有閑散資金的投資人能夠通過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找到并甄別資質好的有資金需求的企業主,獲得比存款到銀行更高的收益;

2、有資金需求的企業主在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僅靠點擊鼠標輸入相關信息就可完成借款申請、查看進度以及歸還借款等操作,極大提高了企業主的融資效率;

3、對政府相關部門來說,這種模式都是網上公開進行的,所有平臺交易數據隨時透明可查,在利息稅收和借貸利率方面更能輕松監控和監管;

4、對社會來說,這種模式提高了資金利用率,遏制了高利貸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網絡借貸同樣屬于金融領域,只不過其載體是互聯網,這是一種新型借貸方式,相比傳統的銀行貸款,其申請門檻低、放款速度快。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借貸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這需要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應對。

一、如何識別金融理財網絡詐騙

1、第一種類型是以私募基金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在近年來的司法實踐中,非法集資者把自己偽裝成私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募資運作不規范,就演變成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

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會謊稱自己經營的是私募基金,有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優秀的運作團隊,從而以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并通過報刊、電臺、電視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和傳單、手機短信、微信、博客、電子郵件等公開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

甚至,還會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息,大肆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對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以及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均不予考慮,也未進行風險提示。

2、第二種類型是以P2P網絡借貸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根據銀監會、公安部、工信部、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專門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該類機構以互聯網為主要渠道,為借款人與出借人實現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

但到了實踐中,一些機構打著P2P(即點對點網絡借款)的旗號,采用虛假宣傳手段,一方面強調借款人項目規模大、前景好、收益高、風險低、回報快等;另一方面則弱化項目的審批瑕疵、保障不穩、模式非法,甚至掩飾標的虛假,具有極強的欺騙性。

3、第三種類型是以消費商品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消費形式多種多樣,網絡商城、積分兌換等經營模式絡繹不絕,并出現了向混合模式發展的勢頭,尤其是假借銷售網絡商品之名變相進行非法集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這些涉案公司銷售的商品的種類多為投資人無法鑒別市場價格的商品,或是未流入公開市場的“自有產品”、以次充好標價虛高的廉價商品。

集資者利用此類商品與投資者的投資款進行“對價”,或將商品作為附加收益贈與投資人。他們多與投資人約定定期對商品進行溢價回購,或約定對購買商品款項于一定期限后返還并返利,進而實現保本付息的承諾,吸引投資人。

二、小額貸款的風險

1、身份定位模糊

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在信貸行業中算是一個試點階段,由于其身份定位類似于“準金融機構”,但卻不能享有金融機構相關的優惠政策,還會受到金融政策限制以及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等等,這就導致小額貸款公司的身份模糊,市場定位不明晰,因此也就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規范、健康的發展。

2、信貸資金匱乏

目前來說,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金以及來源于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的資金,沒有資金循環的機制,而有限的自有資金和后續資金的嚴重不足形成了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的舉步維艱甚至面臨破產的主要原因。

信貸資金的匱乏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只貸不存”的經營業務模式在源頭上導致了小額貸款公司信貸資金的匱乏,影響其持續性經營。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在發放完資本金之后就認為無“事”可做,沒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而市場資金需求量的龐大使自有資金根本就不能為維持小額貸款公司的持續發展;

2、后續資金不充足?!爸毁J不存”導致了小額貸款公司后續資金的嚴重匱乏,公司只能通過銀行或民間融資的渠道來補充公司的資金,而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僅依靠股東的資本金、捐贈金和來源于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的資本金。

3、經營管理不完善

目前來說,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管理的不完善,主要在于落后的管理手段跟不上小額信貸發展的迅速更新。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從業人員沒有豐富的經驗,這樣的人事管理制度勢必會造成小額貸款公司經營混亂的局面,阻礙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F代金融業的經營運作需要應用信息系統,但信息系統的開發、對接、運行及其維護則需要充足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投入。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實體規模和資本的有限性,工作效率較低并且錯誤率較高,這種落后的經營的辦公手段不能夠滿足日常業務的需要及客戶的要求,因此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4、監管主體難到位

從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目前情況來看,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主體不明確,發展混亂。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主體包括外部監管和小額貸款公司的內部監管。同時小額貸款公司的外部監管機構過多,主要有金融辦、工商局、銀監會和央行的分支機構,如此多的監管機構到導致了監管工作不能到位,更不能有效保證監管工作的專業化與精細化,最終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小額貸款公司的潛在風險和治理已經存在的風險。

5、信用信息不對稱

眾所周知,信用信息不對稱便會嚴重制約著資金的有效利用,也是導致信用風險的主要原因。在國外,小額貸款公司取得的成功是在社會誠信度較高的環境下實現的,但目前我國的社會誠信還需加強培育。同時,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商業銀行很難掌握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去向,導致其不能貿然的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投資。因此,形成了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借款人三方之間的信息不通暢的局面,在信息不對稱的情形下發生的任何經濟業務都是高風險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網絡借貸的積極作用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