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中醫健康養生小技巧大全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12 20:19:58
文檔

中醫健康養生小技巧大全

中醫常用養生保健方法:1. 食療:根據個人體質、季節變化等因素選擇適合的食物,如溫補食物和清熱解暑食物等。2. 運動: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可以幫助人們調整身心,增強身體抵抗力。3. 按摩:通過手法刺激人體的穴位,以達到調和氣血,防治疾病的目的。4. 草藥和針灸: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中醫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推薦度:
導讀中醫常用養生保健方法:1. 食療:根據個人體質、季節變化等因素選擇適合的食物,如溫補食物和清熱解暑食物等。2. 運動: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可以幫助人們調整身心,增強身體抵抗力。3. 按摩:通過手法刺激人體的穴位,以達到調和氣血,防治疾病的目的。4. 草藥和針灸: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中醫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醫常用養生保健方法:

1. 食療:根據個人體質、季節變化等因素選擇適合的食物,如溫補食物和清熱解暑食物等。

2. 運動: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可以幫助人們調整身心,增強身體抵抗力。

3. 按摩:通過手法刺激人體的穴位,以達到調和氣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4. 草藥和針灸: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中醫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50個經典中醫養生方

  在中醫看來養生比治病更為重要,在《黃帝內經》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所以在中醫看來未病預防比生病再求醫更為重要。那么自古以來中醫們又是如何進行養生的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養生方,希望對你有用!

  50個中醫養生方

  1、牙齒變白

  刷牙時在牙膏上加上一點小蘇達,刷三次后牙齒潔白如玉,牙銹自然脫落。

  2、怎么戒煙

  檳榔一只,鉆個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點煙代油用水泡兩天取出涼干,想吸煙時,聞一下就不吸了,誰聞都可以戒煙。

  3、青春痘 祛痘

  痘產品非常多,但要慎重選擇,不能因為想快速祛痘而選擇含有激素的祛痘產品。選擇具有消炎效果的天然成分的祛痘產品,現在蔡依林都在用的祛痘產品,伊華濃草本祛痘水就不錯。蔡依林用她三天急救就把痘痘祛了,很多網友也反饋28天后痘印也不見了!

  4、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兩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兩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樣去除口臭

  每天放幾片茶葉在口中嚼三遍,這樣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狐臭、腋臭

  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醫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濾液,瓶裝備用。用棉簽或棉球蘸濾液搽于腋窩處,每天2-3次,連搽1個月?;蛘叩骄W上買瓶“帕芙歐香體露”相對比較簡單的方法,堅持半月便能根除。

  7、牛皮廯

  半斤米醋浸泡一兩去皮的松樹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調勺涂抹。

  8、牙痛絕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燒熱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幾次永不牙痛。

  9、鼻炎小妙招

  鹽水洗鼻法,2克食鹽、100毫升的水,煮沸,接入蒸餾出來的水到小瓶。用棉球蘸蒸餾后的鹽水,滴入病發的鼻腔,再用手指輕輕的按壓鼻子兩側,使鼻腔粘膜充分吸收鹽水后,配合善鑫堂鼻舒爽噴劑,每日2-3次效果最佳。

  10、魚刺卡喉

  用陳醋漱喉部,然后慢慢咽下,反復幾次即可治愈。

  11、腳氣小竅門

  米醋一斤,將醋倒入盆內,浸泡或浸洗,每日兩次,每次約一小時,消炎殺菌,可治腳化,又簡單,見效又快,輕者四天根治。

  12、病后耳聾、耳鳴

  大蒜味貓鼻貓自尿。貓尿滴耳三次一次兩滴可根治病后耳聾。耳鳴可將蛇皮焙成灰,吹入耳中,連吹三次可治耳鳴。

  13、控制糖尿病新方法

  新鮮玉米粒一斤。加水適量煎煮,至玉米開花后分四次,每天喝一碗,此方不能去根,只能控制病情??梢越档脱?。有浮腫尿量增多的患者服用,效果特別好。

  14、睡覺打呼咬牙

  睡覺時口含桔皮一塊,含十五分鐘后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15、腳臭、腳出汗

  白礬研成細末,擦腳掌心10分鐘3-4次腳以后不再出汗不臭??杀3制甙藗€月。

  16、癲癇(羊角瘋)

  蚯蚓一條,白礬半兩放入大碗中用開白水沖開。一次一碗晨起空腹,連喝十天。

  17、口腔炎癥

  每天早晚吃梨一個,慢慢咽下,保持3-4天,立即好轉。病情嚴重的也可以用本方治療。

  18、冠心病

  黃豆50克,煮熟加食鹽適量多吃連吃3-4天,此方對控制冠心病不發展,特別理想,犯病以后再用此方。

  19、治偏頭痛竅門

  用白色的蘿卜皮貼在兩面的太陽穴上,每晚貼20分鐘,可達速效,頭不痛就不用再貼了,此方主治頭暈腦漲。

  20、治痔瘡偏方

  尿素三兩放盆中開水沖開后將毛巾放入沾濕后擰干放凳上騰。一次十分鐘一天三次,邊騰七天??芍蝺韧庵?,便血脫肛。

  21、急速催奶

  芝麻炒熟,加入鹽少許,最好是產前10天就開始吃,進餐時作副食,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來的越快。

  22、治失眠小竅門

  將大蔥白切碎放在小盤內,臨睡前把小盤擺在枕頭邊便可安然入睡,連續幾天可根治,常年睡不著覺者,邊疆治療5天便可去根。

  23、心臟病

  每天早晚各吃菠蘿50克,5-7天效果最佳,2年左右不會犯病,犯病以后,再接著吃一次,病重者每天吃二次,可以穩固病情。

  24、視力減弱怎么辦

  杏皮曬干撕碎作個小枕頭可醒目養神。對視力減弱。見風流淚近視遠視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25、手腳裂口

  藥用風濕膏,貼在患處,一天后取下即可長好百發百中。

  26、皮炎小竅門

  將線瓜葉搓碎在患處磨擦發紅為止,每七天搓一次3次即可,嚴重者連用6次即可治愈。

  27、鼻炎

  用棉花球沾一滴香油放在鼻內15分鐘后取出連續2-3天,每天三次,嚴重者多用2次。也可用大蒜泡醋插入鼻中。

  28、高血壓

  新鮮海帶二兩,作成一碗海帶湯,不要往里放雖的青菜,清晨空腹喝下,連服十日即可,海帶能快速恢復血壓正常。

  29、腎虛

  新鮮江豆100克,加水煮爛加食鹽少許,每頓飯前服用3-5日可恢復健康,如經常吃對強身壯力效果最佳。

  30、臉上祛斑法

  杏會用水泡后去皮,搗爛如泥,加一個蛋清調勻,每晚睡前,次晨用白酒洗去,直至斑退。

  31、胃病

  民間治法取紅皮雞蛋殼二十個放在成瓦片上用火焙干研成細末,用糖水服用,飲前服一小勺,一日2次,服完為止,此方十分珍貴,同時對補鈣和軟骨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32、跌打傷筋

  將韭菜搗爛,少對一點小男孩尿,貼在傷處幾小時即可消腫,三日后可以恢復正常。

  33、快速減肥

  買二兩烏龍茶,喝一周烏龍茶能快速融化脂肪促進脂肪代謝,達到減肥,又能預防肥胖癥的發生。(茶濃)

  34、長壽秘訣

  經常運動,不氣不愁,年年保持多吃糖蒜,糖蒜是延長壽命的最佳良藥,它可殺死體內多種有害菌。

  到鄉下取蘇子葉二兩,用熱水泡后飲用輕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飲幾日,它能速效調經安神作用,對痛經寒大經期不正常有特效。

  36、少白頭

  用500克扇貝殼(干貝)煎水洗頭,每天洗一次連洗6-8次,使再長出來的頭發又黑又粗,如白頭特別多可多洗幾次。

  37、粗皮膚變嫩

  每口晚上用一個雞蛋清擦臉,一小時后用清水洗掉,如能經常擦,皮膚越來越嫩。

  38、肩周炎、腰腿痛、坐骨、要脫

  將土元(上憋子)七個焙成灰,黃酒七兩,共放一瓶內泡七天七夜,每晚七時喝七錢黃酒,并用拳頭用力調皮打患處七七四下九下,病重者多服幾療程可痊愈。

  39、肺結核偏方

  500克活繭蛹用火焙干研成細末,每次用3-5克一日2次,服完為止,效果十分好,此方是中國中醫研究院提供。

  40、關節炎止痛法

  用谷草燒成灰,裝入小袋中,哪痛往哪貼,每晚貼一小時,貼3次治愈。此方又簡單。效果又好,對腰腿痛有明顯好轉。

  41、腋下狐臭

  米醋100克,茴香粉5克。調和勻涂擦腑下數次狐臭立即消失。

  42、瘙癢怎么辦

  取一塊生姜切開擦腳心,男擦左女擦右,一次擦十分鐘。

  羊脛骨四根,用大柴火燒成焦后搗碎成面,每天晚飯后用一兩黃酒送服,連用數次。

  44、誤吞金屬硬物

  將韭菜炒熟大口下即可便出,碎玻璃片,吃肚里以后,也可以用此方。

  45、手腳麻木

  浸泡好的黑木耳、桃仁、蜂蜜各120克,共搗如泥,放碗內蒸熱,分4天吃完永不麻木,孕婦禁用。

  46、掉頭發、起雞皮

  大白菜根去泥洗凈切片放锃鍋內加兩久水煮開后加醋精洗頭,連洗七八天,可使頭發柔順,光亮,頭皮很快消失。頭發一根不掉。

  47、灰指甲怎么治

  將紫皮大蒜搗爛如泥,再加少許白礬涂在灰指甲上。不要抹的太厚。然后用塑料布將指甲封好。塑料布透光封閉效果好只需七八天,覺得有漲的感覺就好了。

  48、怎么打掉蛔蟲

  南瓜子(去殼留仁)50-100個研碎加水糖適量拌成糊狀,空腹服用一次可好,本方能打掉小兒多種病蟲。

  49、乳腺炎怎么治

  仙人掌一小塊研碎加三滴香油后患處。

  50、怎么治腳雞眼

  用一塊膠布中間剪一小眼,貼雞眼上,小眼出現雞眼,再撒眼上一點尿素面(化肥)再用一塊膠布壓住,三日換一次,換六次,雞眼自消自滅。

  中醫養生誤區

  1: 西醫營養學等于中醫食療

  西醫營養學十分重視和強調食物的酸堿性,不是憑口感,而是看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代謝轉化后,在體內最終代謝產物是呈酸性還是堿性。用以控制飲食,最終達到平衡體質的目的。

  中醫食療是利用“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防病治病,用以促進病體康復。

  中醫食療根據食物的氣對人體進行調養,把人當,講究順天應時,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四時,吃應季的食物。用食物來調理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2: 中醫養生和年輕人沒關系

  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中醫養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方法。中醫養生在于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保證人體的健康?,F代人壓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規律,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對于任何年齡的人來講,養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3: 看中醫就是吃中藥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即中醫學。它承載著五千年中國醫學文化的積淀,集結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知識,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臨床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中醫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等理論為基礎,氣、血、津、精為人體的組成,通過望聞問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機,確定病癥、分型,從而確立治法治則,后運用各種中醫傳統療法,如中藥、針灸、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指導、治療或調理身體。由此可見,作為中國的國粹,中醫有著龐大而又完善的系統;作為一門學科,中醫又有各個子學科,因此看中醫絕不等同于吃中藥。中醫除了吃中草藥,還有針灸、拔罐、推拿、藥浴、刮痧、食療等各種方法,且療效甚佳。

  4: 中藥療效慢

  不少人都覺得,中藥療效慢。其實中醫為宏觀方式,西醫為微觀方式,西醫更多是所見即所得,中醫則是祛邪固本養生。另外,中醫在治療一些急癥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針刺治療急性疼痛往往一針見效,甚至對于急病的搶救方面,中醫也有獨到之效,如從古代的華佗針刺麻醉,到現今的參附湯藥搶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藥應改為療效“漫”長。

  5: 西醫治療不好的才去找中醫

  有些病人到西醫療效不好時才想起找中醫,把中醫當做是“救命稻草”,此時若中醫療效不好就認為中醫不行。其實許多病中醫一開始就可以介入,這樣效果會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醫治療糖尿病,多數是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但糖尿病在中醫上即為“消渴癥”,治療方式需清胃瀉火,養陰生津,并且輔以食療,即顯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醫對于疾病的治療,多從整體出發,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氣血充盈之效。

中醫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小妙招,在我們的生活中,中醫養生的方法是特別多的,中醫養生在我們的歷史中特別的久遠。中醫養生是我們中國獨有的養生之道,下面,一起看看中醫養生小妙招有什么,供大家參考。

  中醫養生小妙招1

   1、梳掉病痛

  人的頭部有許多穴位,經常梳頭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在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梳頭百遍,病少一半"。古人對梳頭養生比較重視,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對梳頭有助安眠深有體會,他說:"梳頭百余梳,散頭臥,熟寢至明。"另外,許多古今醫學書籍對梳頭養生也都有相關記載,《延壽書》記載了梳頭可以養護雙眼的功效,里面說:"發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而《諸病源候論》則提到了梳頭可以預防頭發早白的功效,里面這樣說:"千過梳發,頭不白。"由此可見,梳頭確實有一定的養生保健價值。

   2、輕松散步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在吃完飯以后適當散散步,能夠有效地促進腹部肌肉的收縮,這樣能起到不錯的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有消化不良現象的人,飯后散步能夠有效緩解病癥。散步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飯后散一散步,能夠將身體的大部分肌肉都調動起來,使得人體的血液變得更加流暢,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

   3、睡前泡腳

  對于有著失眠情況的小伙伴而言,每天晚上泡泡腳,能夠緩緩一天的奔波勞累。還能夠使得一天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在這時候就會很容易找到睡眠的感覺,同時也會更容易入睡。因為我們的腳上有著很多的穴位和經脈,所以腳又被稱之為第二個心臟,不僅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還可以調理身體。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容易腳發冷的'話,那么就可以在每晚睡覺之前泡泡腳,泡完以后就會覺得身體很放松,腳也一直是暖暖的。

   4、輕揉腹部

  晉代的醫家葛洪就曾經強調過:"若要衍生,腸胃要清"的這一理論。清代的醫家陳飛霞也曾經說過我們的腹部和長壽的聯系:"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壽"。摩腹,可以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祛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我們很多人或許都患有各種各樣的慢性病,尤其是脾胃的慢性病,都可以在我們的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這其實也就是說一切的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線索。

   5、運目轉睛

  我國古代養生學就有"目宜常運"(常轉眼珠)的說法。古人認為"運目"能使眼球得以濡潤,從而起到消除"內障""外翳"以及預防視疲勞和推遲老花眼等作用。以現代醫學觀點看到,運動眼球可促進眼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視神經、動眼神經及眼肌的功能,對眼球能起到保護、滑潤作用,而不易發生眼疾。運目可健腦、增強記憶力運目也有"益智"效果。轉眼珠可以安神,促使大腦清晰,精力充沛。

  中醫養生小妙招2

   推拿按摩方式:

  先調整身體姿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擺正,背脊伸直,抬頭挺胸收腹,精神集中。坐或站好后將手掌心搓熱,貼于太陽穴位置稍微用力,順時針方向轉揉10—20次,反方向再轉揉10—20次。也可將手掌心貼在頭頂,以大拇指指肚各自按在兩側太陽穴位置上,幅度以稍用力讓人微感痛疼為宜,技巧及頻次跟上面一樣。

   拔火罐方式:

  用真空拔罐器在肩后背的肩井、大椎穴、大杼、天宗、進氣閥等穴吸附。每一次留罐10—2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3—5天為1個療程。家里沒有器材者,可以到中醫醫院醫治,依據本身狀況拔罐論治。該法可改進全身肌肉、經絡的血氣運作,對因過分勞累,氣虛血瘀引發的肩膀、后背、頭頸肌肉痛、承受不住、身體困乏者。具備活血化瘀,解痙止疼之作用。

   養生藥膳方式:

  取活野生甲魚(尺寸適度),干紅棗(干片為宜),米酒、蔥、姜、蒜等調味料適量。先將宰殺并處理干凈的野生甲魚肉剁成4大塊,再與占用水泡開的大棗共入大湯碗中,放水適量,并放各種各樣調味料少量。上籠后隔水蒸1—2個鐘頭即成,可佐餐常吃。該養生藥膳即可提高精力,緩解疲勞,對四肢乏力、食欲不佳,或疲憊引發免疫力低下者,具備滋陰降火,健脾補血脾之效。

   泡浴方式:

  茯苓(生鮮)、香薄荷(生鮮)各適量(使用量可視水流量而定)。放入浴盆中,先添加開水少量浸泡2味藥,十多分鐘后再將溫度調至適合并侵泡、洗浴,每天晚上睡前1次。該法可祛除疲憊,緩解壓力,對因疲勞過度引發的入眠夢多、頭昏腦脹、身體困乏等不適感病癥有幫助。

中醫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小妙招,在我們的生活中,中醫養生的方法是特別多的,中醫養生在我們的歷史中特別的久遠。中醫養生是我們中國獨有的養生之道,下面,一起看看中醫養生小妙招有什么,供大家參考。

  中醫養生小妙招1

   1、梳掉病痛

  人的頭部有許多穴位,經常梳頭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在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梳頭百遍,病少一半"。古人對梳頭養生比較重視,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對梳頭有助安眠深有體會,他說:"梳頭百余梳,散頭臥,熟寢至明。"另外,許多古今醫學書籍對梳頭養生也都有相關記載,《延壽書》記載了梳頭可以養護雙眼的功效,里面說:"發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而《諸病源候論》則提到了梳頭可以預防頭發早白的功效,里面這樣說:"千過梳發,頭不白。"由此可見,梳頭確實有一定的養生保健價值。

   2、輕松散步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在吃完飯以后適當散散步,能夠有效地促進腹部肌肉的收縮,這樣能起到不錯的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有消化不良現象的人,飯后散步能夠有效緩解病癥。散步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飯后散一散步,能夠將身體的大部分肌肉都調動起來,使得人體的血液變得更加流暢,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

   3、睡前泡腳

  對于有著失眠情況的小伙伴而言,每天晚上泡泡腳,能夠緩緩一天的奔波勞累。還能夠使得一天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在這時候就會很容易找到睡眠的感覺,同時也會更容易入睡。因為我們的腳上有著很多的穴位和經脈,所以腳又被稱之為第二個心臟,不僅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還可以調理身體。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容易腳發冷的'話,那么就可以在每晚睡覺之前泡泡腳,泡完以后就會覺得身體很放松,腳也一直是暖暖的。

   4、輕揉腹部

  晉代的醫家葛洪就曾經強調過:"若要衍生,腸胃要清"的這一理論。清代的醫家陳飛霞也曾經說過我們的腹部和長壽的聯系:"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壽"。摩腹,可以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祛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我們很多人或許都患有各種各樣的慢性病,尤其是脾胃的慢性病,都可以在我們的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這其實也就是說一切的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線索。

   5、運目轉睛

  我國古代養生學就有"目宜常運"(常轉眼珠)的說法。古人認為"運目"能使眼球得以濡潤,從而起到消除"內障""外翳"以及預防視疲勞和推遲老花眼等作用。以現代醫學觀點看到,運動眼球可促進眼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視神經、動眼神經及眼肌的功能,對眼球能起到保護、滑潤作用,而不易發生眼疾。運目可健腦、增強記憶力運目也有"益智"效果。轉眼珠可以安神,促使大腦清晰,精力充沛。

  中醫養生小妙招2

   推拿按摩方式:

  先調整身體姿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擺正,背脊伸直,抬頭挺胸收腹,精神集中。坐或站好后將手掌心搓熱,貼于太陽穴位置稍微用力,順時針方向轉揉10—20次,反方向再轉揉10—20次。也可將手掌心貼在頭頂,以大拇指指肚各自按在兩側太陽穴位置上,幅度以稍用力讓人微感痛疼為宜,技巧及頻次跟上面一樣。

   拔火罐方式:

  用真空拔罐器在肩后背的肩井、大椎穴、大杼、天宗、進氣閥等穴吸附。每一次留罐10—2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3—5天為1個療程。家里沒有器材者,可以到中醫醫院醫治,依據本身狀況拔罐論治。該法可改進全身肌肉、經絡的血氣運作,對因過分勞累,氣虛血瘀引發的肩膀、后背、頭頸肌肉痛、承受不住、身體困乏者。具備活血化瘀,解痙止疼之作用。

   養生藥膳方式:

  取活野生甲魚(尺寸適度),干紅棗(干片為宜),米酒、蔥、姜、蒜等調味料適量。先將宰殺并處理干凈的野生甲魚肉剁成4大塊,再與占用水泡開的大棗共入大湯碗中,放水適量,并放各種各樣調味料少量。上籠后隔水蒸1—2個鐘頭即成,可佐餐常吃。該養生藥膳即可提高精力,緩解疲勞,對四肢乏力、食欲不佳,或疲憊引發免疫力低下者,具備滋陰降火,健脾補血脾之效。

   泡浴方式:

  茯苓(生鮮)、香薄荷(生鮮)各適量(使用量可視水流量而定)。放入浴盆中,先添加開水少量浸泡2味藥,十多分鐘后再將溫度調至適合并侵泡、洗浴,每天晚上睡前1次。該法可祛除疲憊,緩解壓力,對因疲勞過度引發的入眠夢多、頭昏腦脹、身體困乏等不適感病癥有幫助。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F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養生保健了,最常見的就是利用中醫來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下中醫養生保健方法的相關內容。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1

1、叩齒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有助于堅固牙齒。

【解讀】 中醫有個健齒*叫做“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民間還有諺語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堅持叩齒,能暢通經絡、強腎固精,不僅能強健牙齒,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減少皺紋的產生,延緩衰老。

2、閉口調息法

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解讀】 中醫認為,養氣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保養元氣,一是調暢氣機。而調暢氣機,則多以調息為主,可促使氣血流通,經脈通暢?!额惤洝z生類》也曾記載:“善養生者導息,此言養氣當從呼吸也?!?/p>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顎,或用舌尖*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讀】 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曾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边@里所說的玉泉就是指唾液?,F代醫學發現,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過氧化物酶等,還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緩衰老、減肥等多種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熱雙手,再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復10余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

【解讀】 搓面有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記載:“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升陽益胃也?!贝朔ㄓ懈纳泼娌垦貉h的作用,可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還可治療面神經麻痹、面部色素沉著、黃褐斑、面部神經痛等病癥。長期堅持可延緩顏面衰老,推遲老年斑的產生。

5、梳頭

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后按梳理頭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氣血,清醒頭腦。

【解讀】 頭正中為督脈,兩旁分別為膀胱經和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所以中醫又將這套保健養生*叫做“拿五經”。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每天梳頭3-5次,每次3-5分鐘,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癥。

6、運目法

將眼球順時針轉動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然后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梢郧甯蚊髂?。

【解讀】 這個方法不僅有明目的功效,還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稱翳狀贅肉,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嚴重者可影響視力。從現代解剖學角度看,“運目除眼翳”的本質相當于眼睛通過自我主動按摩,起到暢通眼內氣血,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痙攣及消除初期翳狀贅肉的`目的。

7、凝耳法

兩手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醒。

【解讀】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以耳養生”的記載,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圍穴位眾多,如耳尖、翳風、頭竅陰等,掩耳的同時可按摩這些穴位,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反復低頭、仰頭,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頓感精神爽快。

8、提氣法

吸氣時,稍用力提*連同會陰上升,稍后,在緩緩呼氣放下。

【解讀】 該方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提肛運動”,相當于中醫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處于人體督脈上,督脈為“陽脈之?!?,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氣的作用。經常進行提肛運動,不但可以升提中氣,強壯臟腑,還有助于肛腸保健。提肛運動幾乎不受時間、地點的*,方法極為簡便,一提一松即為一次,若每日堅持做2-3遍,每次5-10分鐘,必獲良效。

9、摩腹法

飯后用手掌在臍周的腹部順時針按摩30次左右,可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解讀】 每天下午1-3點順時針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中醫認為,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按摩肚腹,能協調脾胃,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運行,促進肚腹血液循環,有提神、補氣、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溫熱、舒適感為佳;如治療食積、腹脹、便秘等,可適當增加次數和力量,以腹部腸鳴、排氣排便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2

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方法

九月養生防秋燥非常關鍵,人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往往會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蛇m當多服一些含維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藥食療。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個月份,預示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將要來臨,而秋應對的臟器是肺,所以此時要防燥邪之氣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為宜。還要多飲水,減少節氣造成的干燥之氣。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必須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梢娝嵛妒諗糠螝?,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讹嬌耪氛f:“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傊?,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凈細切后,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并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清補瘦肉湯

【配料】 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洗凈全部清補涼配料。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調適味即可。

【功效】 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在對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方法認識后,選擇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進行,不過對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長期進行,而且每種方法使用上,都要適量,不宜使用過度,否則對自身也是會造成負擔的。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F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養生保健了,最常見的就是利用中醫來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下中醫養生保健方法的相關內容。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1

1、叩齒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有助于堅固牙齒。

【解讀】 中醫有個健齒*叫做“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民間還有諺語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堅持叩齒,能暢通經絡、強腎固精,不僅能強健牙齒,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減少皺紋的產生,延緩衰老。

2、閉口調息法

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解讀】 中醫認為,養氣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保養元氣,一是調暢氣機。而調暢氣機,則多以調息為主,可促使氣血流通,經脈通暢?!额惤洝z生類》也曾記載:“善養生者導息,此言養氣當從呼吸也?!?/p>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顎,或用舌尖*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讀】 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曾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边@里所說的玉泉就是指唾液?,F代醫學發現,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過氧化物酶等,還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緩衰老、減肥等多種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熱雙手,再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復10余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

【解讀】 搓面有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記載:“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升陽益胃也?!贝朔ㄓ懈纳泼娌垦貉h的作用,可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還可治療面神經麻痹、面部色素沉著、黃褐斑、面部神經痛等病癥。長期堅持可延緩顏面衰老,推遲老年斑的產生。

5、梳頭

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后按梳理頭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氣血,清醒頭腦。

【解讀】 頭正中為督脈,兩旁分別為膀胱經和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所以中醫又將這套保健養生*叫做“拿五經”。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每天梳頭3-5次,每次3-5分鐘,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癥。

6、運目法

將眼球順時針轉動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然后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梢郧甯蚊髂?。

【解讀】 這個方法不僅有明目的功效,還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稱翳狀贅肉,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嚴重者可影響視力。從現代解剖學角度看,“運目除眼翳”的本質相當于眼睛通過自我主動按摩,起到暢通眼內氣血,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痙攣及消除初期翳狀贅肉的`目的。

7、凝耳法

兩手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醒。

【解讀】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以耳養生”的記載,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圍穴位眾多,如耳尖、翳風、頭竅陰等,掩耳的同時可按摩這些穴位,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反復低頭、仰頭,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頓感精神爽快。

8、提氣法

吸氣時,稍用力提*連同會陰上升,稍后,在緩緩呼氣放下。

【解讀】 該方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提肛運動”,相當于中醫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處于人體督脈上,督脈為“陽脈之?!?,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氣的作用。經常進行提肛運動,不但可以升提中氣,強壯臟腑,還有助于肛腸保健。提肛運動幾乎不受時間、地點的*,方法極為簡便,一提一松即為一次,若每日堅持做2-3遍,每次5-10分鐘,必獲良效。

9、摩腹法

飯后用手掌在臍周的腹部順時針按摩30次左右,可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解讀】 每天下午1-3點順時針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中醫認為,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按摩肚腹,能協調脾胃,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運行,促進肚腹血液循環,有提神、補氣、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溫熱、舒適感為佳;如治療食積、腹脹、便秘等,可適當增加次數和力量,以腹部腸鳴、排氣排便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2

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方法

九月養生防秋燥非常關鍵,人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往往會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蛇m當多服一些含維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藥食療。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個月份,預示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將要來臨,而秋應對的臟器是肺,所以此時要防燥邪之氣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為宜。還要多飲水,減少節氣造成的干燥之氣。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必須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梢娝嵛妒諗糠螝?,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讹嬌耪氛f:“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傊?,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凈細切后,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并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清補瘦肉湯

【配料】 瘦肉250克(5兩),生熟薏米10克(2錢),蓮子5克(1錢),百合5克(1錢),淮生10克(2錢),玉竹5克(1錢),茨實5克(1錢)。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洗凈全部清補涼配料。把適量的請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調適味即可。

【功效】 此湯清甜滋補,有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等溫和清涼功效,特別適宜身體瘦弱,虛不受補者飲用,是夏秋季節的合時湯水。

在對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方法認識后,選擇中醫食療與養生保健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進行,不過對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長期進行,而且每種方法使用上,都要適量,不宜使用過度,否則對自身也是會造成負擔的。

中醫養生保健小知識

1. 誰知道養生保健小知識有哪些
1、少吸煙或者是不吸煙吸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的人因患與吸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

2、少喝酒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增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3、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能夠增加人本身的抵抗力。

苦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更利于夏季食用。4、少喝咖啡咖啡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的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臟衰竭的概率是常人的三倍。

5、常吃魚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須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加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6、少吃鹽每天使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老年人更是不利,也可避免下肢浮腫。

7、多喝茶每天喝兩杯汣味紫葡茶,改善體質,增強機能,維持人體陰陽氣血。
2. 中醫養生健康小知識
醫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 以下是有關中醫養生知識的三字經:­ 勤學習,勤思考,勤梳頭,可健腦。

­ 勤洗臉,容顏俏,勤洗澡,膚病消。­ 勤運指,可益智,勤運目,視力好。

­ 勤走路,腿腳靈,勤交談,舌靈巧。­ 勤鼓耳,聽力健, *** 腹,消化好。

­ 勤刷牙,防齲齒,勤叩齒,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腎好。

­ 衣與被,勤洗曬,講衛生,疾病少。­ 親友間,勤交往,常聊天,少煩惱。

­ 勤養神,精神好,勤運動,抗衰老。­ 勤體檢,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時,9-11點喝杯冬瓜汁+酸棗粉。睡覺前吃白蘿卜補腎。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早上做搓手護眼運動,晚上做擦背護腎運動。
3. 能否提供比較全面的養生保健的常識
有利健康的46個小常識 發布時間:2006-03-17 發布人:jians 點擊率:453 1、別吃宵夜。

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

對身體不好。 3、雞 *** 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后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

因為綠茶室涼性的,可以喝紅茶,因為紅茶屬熱性。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后吃。 8、早上醒來。

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

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

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

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面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

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并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后。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后身體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制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藥。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

麻辣鍋。油膩食物。

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

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藥,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干干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后,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

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于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于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拼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谷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

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4. 中醫養生常識有哪些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傊?,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吨芤住吩啤耙魂幰魂栔^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云“道法自然?!本褪侵嗅t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針灸、 *** 、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里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寶。

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于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北京最好的男科醫院是哪家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盡心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藥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5. 中醫養生健康小知識
醫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 以下是有關中醫養生知識的三字經:­ 勤學習,勤思考,勤梳頭,可健腦。

­ 勤洗臉,容顏俏,勤洗澡,膚病消。­ 勤運指,可益智,勤運目,視力好。

­ 勤走路,腿腳靈,勤交談,舌靈巧。­ 勤鼓耳,聽力健, *** 腹,消化好。

­ 勤刷牙,防齲齒,勤叩齒,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腎好。

­ 衣與被,勤洗曬,講衛生,疾病少。­ 親友間,勤交往,常聊天,少煩惱。

­ 勤養神,精神好,勤運動,抗衰老。­ 勤體檢,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時,9-11點喝杯冬瓜汁+酸棗粉。睡覺前吃白蘿卜補腎。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早上做搓手護眼運動,晚上做擦背護腎運動。

中醫養生保健小知識

1. 誰知道養生保健小知識有哪些
1、少吸煙或者是不吸煙吸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的人因患與吸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

2、少喝酒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增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3、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能夠增加人本身的抵抗力。

苦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更利于夏季食用。4、少喝咖啡咖啡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的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臟衰竭的概率是常人的三倍。

5、常吃魚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須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加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6、少吃鹽每天使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老年人更是不利,也可避免下肢浮腫。

7、多喝茶每天喝兩杯汣味紫葡茶,改善體質,增強機能,維持人體陰陽氣血。
2. 中醫養生健康小知識
醫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 以下是有關中醫養生知識的三字經:­ 勤學習,勤思考,勤梳頭,可健腦。

­ 勤洗臉,容顏俏,勤洗澡,膚病消。­ 勤運指,可益智,勤運目,視力好。

­ 勤走路,腿腳靈,勤交談,舌靈巧。­ 勤鼓耳,聽力健, *** 腹,消化好。

­ 勤刷牙,防齲齒,勤叩齒,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腎好。

­ 衣與被,勤洗曬,講衛生,疾病少。­ 親友間,勤交往,常聊天,少煩惱。

­ 勤養神,精神好,勤運動,抗衰老。­ 勤體檢,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時,9-11點喝杯冬瓜汁+酸棗粉。睡覺前吃白蘿卜補腎。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早上做搓手護眼運動,晚上做擦背護腎運動。
3. 能否提供比較全面的養生保健的常識
有利健康的46個小常識 發布時間:2006-03-17 發布人:jians 點擊率:453 1、別吃宵夜。

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

對身體不好。 3、雞 *** 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后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

因為綠茶室涼性的,可以喝紅茶,因為紅茶屬熱性。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后吃。 8、早上醒來。

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

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

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

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面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

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并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后。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后身體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制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藥。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

麻辣鍋。油膩食物。

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

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藥,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干干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后,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

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于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于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拼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谷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

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4. 中醫養生常識有哪些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傊?,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吨芤住吩啤耙魂幰魂栔^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云“道法自然?!本褪侵嗅t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針灸、 *** 、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里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寶。

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于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北京最好的男科醫院是哪家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盡心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藥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5. 中醫養生健康小知識
醫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 以下是有關中醫養生知識的三字經:­ 勤學習,勤思考,勤梳頭,可健腦。

­ 勤洗臉,容顏俏,勤洗澡,膚病消。­ 勤運指,可益智,勤運目,視力好。

­ 勤走路,腿腳靈,勤交談,舌靈巧。­ 勤鼓耳,聽力健, *** 腹,消化好。

­ 勤刷牙,防齲齒,勤叩齒,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腎好。

­ 衣與被,勤洗曬,講衛生,疾病少。­ 親友間,勤交往,常聊天,少煩惱。

­ 勤養神,精神好,勤運動,抗衰老。­ 勤體檢,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時,9-11點喝杯冬瓜汁+酸棗粉。睡覺前吃白蘿卜補腎。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早上做搓手護眼運動,晚上做擦背護腎運動。

中醫養生方法?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寶藏,很多優秀的老中醫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中醫養生的真諦。那么,你知道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嗎?下面是我帶來關于,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 規律作息

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后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時鐘被打亂,影響健康甚鉅。新近日本的動物研究發現,生理時鐘錯亂,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于肝?!币灾嗅t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中醫的肝膽系統,此時身體獲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齡中醫師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或者耗費腦力的事情,睡不著不用勉強,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來,慢慢將呼吸下沉, *** 10分鐘放空腦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覺。

或者可準備一盆溫熱水泡腳,易權衡醫師說,“腳溫熱較好睡,”利用泡腳或按壓摩擦腳底中間的涌泉穴,腳丫子暖了,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笆悄欠N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來,來喝茶,”易權衡醫師喜歡喝茶,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著巴掌大的不銹鋼壺走來走去,一遍遍專注地沖茶、倒茶,無論是訪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熱呼呼的茶,格外溫暖。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云卿提到。

但要特別注意:

◎ 沖泡水溫80℃:水溫太高會破壞綠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沖泡后要把葉子撈出來,茶葉不可在水里泡超過8小時,以免產生大量單寧酸,損傷胃壁。

◎ 飯后不要喝濃茶:茶葉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后,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經衰弱、產婦、失眠或胃潰瘍的人不建議飲用。

  3. 書寫

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

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郁癥。 性格淡薄寧靜的中醫師馬光亞,有“從容老人”封號,他認為養生首重心情放寬,不要急、慢慢來,練毛筆字正是鍛煉心性的好方法。

馬光亞年幼時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筆字書寫,受到兄長贊美后啟發興趣,從此愛上書法藝術,不但用毛筆抄寫醫書藥方,也把平日所見所聞、以詩詞方式記錄下來。后來他也愛用毛筆畫畫,無論是家鄉田園、竹子、花鳥或鴿子,都有樸拙的趣味。

愛妻情深的中醫師巫水生,則習慣用毛筆寫日記,30年從未間斷,迄今將近200本。

年輕時中醫啟蒙老師薛位珍讓巫水生學寫毛筆字,一方面是讓他靜下心來,二來則是訓練他把脈時的手腕穩定度。

有趣的是,寫日記的好習慣,也幫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糾紛。有次巫水生碰上別人借他土地不還鬧上*,幸好他有寫日記習慣,借土地的過程也詳細記載在日記里,當他出示日記給法官看時,法官一度懷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記,才讓法官相信不是編造,最后平安化解這場官司。

  4. 睡午覺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復體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濃濃的八字眉、看來有點嚴肅的中醫師巫水生,年過七旬卻能每天從早上10點看診到晚上8點,他的好體力,讓許多年輕醫師自嘆不如。原來他午餐吃得簡單,吃完一碗麥片后必定中場喊卡,休息小睡一會,補充下半場元氣。

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才不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

  5. 靜心

信仰,是支援國寶中醫的靜心力量。美國針對100位百歲人瑞所做的調查發現,信仰是超越飲食和運動的長壽原因。

走進馬光亞醫師家里,廳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觀世音圖,是他心緒平靜的依靠。馬光亞生前信奉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每日虔誠念經拜拜,“神明有幫助我,”他曾這樣告訴女兒說。

巫水生是虔誠*徒,每個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禮拜,行醫遇上困惑、內心不安時,他總會合掌禱告。說也奇怪,有時禱告完后心情豁然開朗,自然會發現合適患者的藥方。

  6. 菜多肉少

國寶中醫們飲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則。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現兩道青菜搭配一小塊豬肉、雞肉或蒸魚,“一碗白飯吃完就算了,”飲食適量,白飯配菜,是易權衡醫師維持體態均衡的原因。他舉出歷代養生醫家主張素食多蔬,而現代醫學也證明,蔬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多吃對身體有益。

巫水生醫師因家族遺傳血壓偏高,所以飲食中特別注意攝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點,必定補充一杯現打綜合蔬果汁。只有到外頭餐廳用餐時,他才會“破例”吃點肉,“但經常一個月還吃不到一次,”他說。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醫里偏涼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飲用,以免影響腸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會做菜的董延齡,因年輕時歷經戰亂逃難,受過饑荒所苦,腸胃功能較差,因此多選擇平或溫性的葉菜類及豆類,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漬香椿醬,香椿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對胃不好的人有幫助。

  7. 和緩運動+ ***

打一套八段錦就能讓全身細胞活躍起來; *** 則可讓筋絡暢通,加強氣血流動。

“你看我這把年紀了,還有肌肉喔,”76歲的中醫師董延齡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結實的二頭肌,這是他持續運動50年的成果。他結合各家養生*,自創“延齡操”,每天拍打轉動全身筋骨關節;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經絡,促進下肢回圈,他深信“變老,從腳開始?!背怂沙谌斫钊怅P節,并可加上 *** 筋絡,促進血液回圈、加強臟腑功能。

92高齡辭世的馬光亞教授,生前沒有任何慢性病,他視力極佳,可看到月歷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氣色紅潤,一點都不顯老。他自述保持年輕的秘訣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將手心搓熱 *** 全臉,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會按壓腳底中間的涌泉穴,有滋補腎經的青春功效。

  8. 好學不倦

多樣化興趣,讓國寶中醫保持頭腦靈活、心情開朗,每天生活充實、新鮮而有趣。研究也發現,活到老、學到老,可讓人變得更聰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手不釋卷,是每位國寶中醫師的習慣。百歲人瑞中醫師姜通,具有西醫資格,他精通英、日語,每日除閱讀國內報章雜志外,也翻閱國外期刊資訊,隨時更新醫療資訊。

平時他最愛窩在西門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寫稿、閱讀,享受沒人打擾的悠閑午后?!鞍?,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別好吃,”提到愛吃的甜食,姜通還會露出孩子般開心而滿足的笑容。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姜通的另一興趣是跳舞,而且持續到八十多歲還在跳,他年過百歲仍腳步輕盈、動作敏捷優雅,不是沒有原因。他從大學時代開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來也拉太太一塊去跳,夫妻倆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樂趣。

一席長袍執筆揮毫,儒雅斯文的馬光亞教授,私底下則喜歡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無論國臺語歌都認真學唱,也唱得有模有樣。女兒馬育臺回憶說,父親的拿手歌曲是“采檳榔”,在告別式上他們還特別播放一段父親的歌聲,讓眾人懷念不已。

持續活動、好學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國寶中醫為養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醫養生方法?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寶藏,很多優秀的老中醫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中醫養生的真諦。那么,你知道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嗎?下面是我帶來關于,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 規律作息

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后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時鐘被打亂,影響健康甚鉅。新近日本的動物研究發現,生理時鐘錯亂,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于肝?!币灾嗅t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中醫的肝膽系統,此時身體獲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齡中醫師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或者耗費腦力的事情,睡不著不用勉強,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來,慢慢將呼吸下沉, *** 10分鐘放空腦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覺。

或者可準備一盆溫熱水泡腳,易權衡醫師說,“腳溫熱較好睡,”利用泡腳或按壓摩擦腳底中間的涌泉穴,腳丫子暖了,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笆悄欠N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來,來喝茶,”易權衡醫師喜歡喝茶,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著巴掌大的不銹鋼壺走來走去,一遍遍專注地沖茶、倒茶,無論是訪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熱呼呼的茶,格外溫暖。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云卿提到。

但要特別注意:

◎ 沖泡水溫80℃:水溫太高會破壞綠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沖泡后要把葉子撈出來,茶葉不可在水里泡超過8小時,以免產生大量單寧酸,損傷胃壁。

◎ 飯后不要喝濃茶:茶葉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后,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經衰弱、產婦、失眠或胃潰瘍的人不建議飲用。

  3. 書寫

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

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郁癥。 性格淡薄寧靜的中醫師馬光亞,有“從容老人”封號,他認為養生首重心情放寬,不要急、慢慢來,練毛筆字正是鍛煉心性的好方法。

馬光亞年幼時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筆字書寫,受到兄長贊美后啟發興趣,從此愛上書法藝術,不但用毛筆抄寫醫書藥方,也把平日所見所聞、以詩詞方式記錄下來。后來他也愛用毛筆畫畫,無論是家鄉田園、竹子、花鳥或鴿子,都有樸拙的趣味。

愛妻情深的中醫師巫水生,則習慣用毛筆寫日記,30年從未間斷,迄今將近200本。

年輕時中醫啟蒙老師薛位珍讓巫水生學寫毛筆字,一方面是讓他靜下心來,二來則是訓練他把脈時的手腕穩定度。

有趣的是,寫日記的好習慣,也幫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糾紛。有次巫水生碰上別人借他土地不還鬧上*,幸好他有寫日記習慣,借土地的過程也詳細記載在日記里,當他出示日記給法官看時,法官一度懷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記,才讓法官相信不是編造,最后平安化解這場官司。

  4. 睡午覺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復體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濃濃的八字眉、看來有點嚴肅的中醫師巫水生,年過七旬卻能每天從早上10點看診到晚上8點,他的好體力,讓許多年輕醫師自嘆不如。原來他午餐吃得簡單,吃完一碗麥片后必定中場喊卡,休息小睡一會,補充下半場元氣。

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才不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

  5. 靜心

信仰,是支援國寶中醫的靜心力量。美國針對100位百歲人瑞所做的調查發現,信仰是超越飲食和運動的長壽原因。

走進馬光亞醫師家里,廳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觀世音圖,是他心緒平靜的依靠。馬光亞生前信奉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每日虔誠念經拜拜,“神明有幫助我,”他曾這樣告訴女兒說。

巫水生是虔誠*徒,每個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禮拜,行醫遇上困惑、內心不安時,他總會合掌禱告。說也奇怪,有時禱告完后心情豁然開朗,自然會發現合適患者的藥方。

  6. 菜多肉少

國寶中醫們飲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則。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現兩道青菜搭配一小塊豬肉、雞肉或蒸魚,“一碗白飯吃完就算了,”飲食適量,白飯配菜,是易權衡醫師維持體態均衡的原因。他舉出歷代養生醫家主張素食多蔬,而現代醫學也證明,蔬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多吃對身體有益。

巫水生醫師因家族遺傳血壓偏高,所以飲食中特別注意攝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點,必定補充一杯現打綜合蔬果汁。只有到外頭餐廳用餐時,他才會“破例”吃點肉,“但經常一個月還吃不到一次,”他說。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醫里偏涼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飲用,以免影響腸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會做菜的董延齡,因年輕時歷經戰亂逃難,受過饑荒所苦,腸胃功能較差,因此多選擇平或溫性的葉菜類及豆類,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漬香椿醬,香椿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對胃不好的人有幫助。

  7. 和緩運動+ ***

打一套八段錦就能讓全身細胞活躍起來; *** 則可讓筋絡暢通,加強氣血流動。

“你看我這把年紀了,還有肌肉喔,”76歲的中醫師董延齡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結實的二頭肌,這是他持續運動50年的成果。他結合各家養生*,自創“延齡操”,每天拍打轉動全身筋骨關節;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經絡,促進下肢回圈,他深信“變老,從腳開始?!背怂沙谌斫钊怅P節,并可加上 *** 筋絡,促進血液回圈、加強臟腑功能。

92高齡辭世的馬光亞教授,生前沒有任何慢性病,他視力極佳,可看到月歷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氣色紅潤,一點都不顯老。他自述保持年輕的秘訣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將手心搓熱 *** 全臉,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會按壓腳底中間的涌泉穴,有滋補腎經的青春功效。

  8. 好學不倦

多樣化興趣,讓國寶中醫保持頭腦靈活、心情開朗,每天生活充實、新鮮而有趣。研究也發現,活到老、學到老,可讓人變得更聰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手不釋卷,是每位國寶中醫師的習慣。百歲人瑞中醫師姜通,具有西醫資格,他精通英、日語,每日除閱讀國內報章雜志外,也翻閱國外期刊資訊,隨時更新醫療資訊。

平時他最愛窩在西門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寫稿、閱讀,享受沒人打擾的悠閑午后?!鞍?,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別好吃,”提到愛吃的甜食,姜通還會露出孩子般開心而滿足的笑容。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姜通的另一興趣是跳舞,而且持續到八十多歲還在跳,他年過百歲仍腳步輕盈、動作敏捷優雅,不是沒有原因。他從大學時代開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來也拉太太一塊去跳,夫妻倆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樂趣。

一席長袍執筆揮毫,儒雅斯文的馬光亞教授,私底下則喜歡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無論國臺語歌都認真學唱,也唱得有模有樣。女兒馬育臺回憶說,父親的拿手歌曲是“采檳榔”,在告別式上他們還特別播放一段父親的歌聲,讓眾人懷念不已。

持續活動、好學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國寶中醫為養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醫養生方法?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寶藏,很多優秀的老中醫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中醫養生的真諦。那么,你知道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嗎?下面是我帶來關于,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 規律作息

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后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時鐘被打亂,影響健康甚鉅。新近日本的動物研究發現,生理時鐘錯亂,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于肝?!币灾嗅t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中醫的肝膽系統,此時身體獲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齡中醫師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或者耗費腦力的事情,睡不著不用勉強,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來,慢慢將呼吸下沉, *** 10分鐘放空腦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覺。

或者可準備一盆溫熱水泡腳,易權衡醫師說,“腳溫熱較好睡,”利用泡腳或按壓摩擦腳底中間的涌泉穴,腳丫子暖了,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笆悄欠N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來,來喝茶,”易權衡醫師喜歡喝茶,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著巴掌大的不銹鋼壺走來走去,一遍遍專注地沖茶、倒茶,無論是訪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熱呼呼的茶,格外溫暖。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云卿提到。

但要特別注意:

◎ 沖泡水溫80℃:水溫太高會破壞綠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沖泡后要把葉子撈出來,茶葉不可在水里泡超過8小時,以免產生大量單寧酸,損傷胃壁。

◎ 飯后不要喝濃茶:茶葉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后,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經衰弱、產婦、失眠或胃潰瘍的人不建議飲用。

  3. 書寫

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

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郁癥。 性格淡薄寧靜的中醫師馬光亞,有“從容老人”封號,他認為養生首重心情放寬,不要急、慢慢來,練毛筆字正是鍛煉心性的好方法。

馬光亞年幼時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筆字書寫,受到兄長贊美后啟發興趣,從此愛上書法藝術,不但用毛筆抄寫醫書藥方,也把平日所見所聞、以詩詞方式記錄下來。后來他也愛用毛筆畫畫,無論是家鄉田園、竹子、花鳥或鴿子,都有樸拙的趣味。

愛妻情深的中醫師巫水生,則習慣用毛筆寫日記,30年從未間斷,迄今將近200本。

年輕時中醫啟蒙老師薛位珍讓巫水生學寫毛筆字,一方面是讓他靜下心來,二來則是訓練他把脈時的手腕穩定度。

有趣的是,寫日記的好習慣,也幫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糾紛。有次巫水生碰上別人借他土地不還鬧上*,幸好他有寫日記習慣,借土地的過程也詳細記載在日記里,當他出示日記給法官看時,法官一度懷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記,才讓法官相信不是編造,最后平安化解這場官司。

  4. 睡午覺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復體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濃濃的八字眉、看來有點嚴肅的中醫師巫水生,年過七旬卻能每天從早上10點看診到晚上8點,他的好體力,讓許多年輕醫師自嘆不如。原來他午餐吃得簡單,吃完一碗麥片后必定中場喊卡,休息小睡一會,補充下半場元氣。

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才不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

  5. 靜心

信仰,是支援國寶中醫的靜心力量。美國針對100位百歲人瑞所做的調查發現,信仰是超越飲食和運動的長壽原因。

走進馬光亞醫師家里,廳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觀世音圖,是他心緒平靜的依靠。馬光亞生前信奉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每日虔誠念經拜拜,“神明有幫助我,”他曾這樣告訴女兒說。

巫水生是虔誠*徒,每個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禮拜,行醫遇上困惑、內心不安時,他總會合掌禱告。說也奇怪,有時禱告完后心情豁然開朗,自然會發現合適患者的藥方。

  6. 菜多肉少

國寶中醫們飲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則。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現兩道青菜搭配一小塊豬肉、雞肉或蒸魚,“一碗白飯吃完就算了,”飲食適量,白飯配菜,是易權衡醫師維持體態均衡的原因。他舉出歷代養生醫家主張素食多蔬,而現代醫學也證明,蔬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多吃對身體有益。

巫水生醫師因家族遺傳血壓偏高,所以飲食中特別注意攝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點,必定補充一杯現打綜合蔬果汁。只有到外頭餐廳用餐時,他才會“破例”吃點肉,“但經常一個月還吃不到一次,”他說。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醫里偏涼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飲用,以免影響腸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會做菜的董延齡,因年輕時歷經戰亂逃難,受過饑荒所苦,腸胃功能較差,因此多選擇平或溫性的葉菜類及豆類,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漬香椿醬,香椿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對胃不好的人有幫助。

  7. 和緩運動+ ***

打一套八段錦就能讓全身細胞活躍起來; *** 則可讓筋絡暢通,加強氣血流動。

“你看我這把年紀了,還有肌肉喔,”76歲的中醫師董延齡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結實的二頭肌,這是他持續運動50年的成果。他結合各家養生*,自創“延齡操”,每天拍打轉動全身筋骨關節;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經絡,促進下肢回圈,他深信“變老,從腳開始?!背怂沙谌斫钊怅P節,并可加上 *** 筋絡,促進血液回圈、加強臟腑功能。

92高齡辭世的馬光亞教授,生前沒有任何慢性病,他視力極佳,可看到月歷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氣色紅潤,一點都不顯老。他自述保持年輕的秘訣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將手心搓熱 *** 全臉,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會按壓腳底中間的涌泉穴,有滋補腎經的青春功效。

  8. 好學不倦

多樣化興趣,讓國寶中醫保持頭腦靈活、心情開朗,每天生活充實、新鮮而有趣。研究也發現,活到老、學到老,可讓人變得更聰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手不釋卷,是每位國寶中醫師的習慣。百歲人瑞中醫師姜通,具有西醫資格,他精通英、日語,每日除閱讀國內報章雜志外,也翻閱國外期刊資訊,隨時更新醫療資訊。

平時他最愛窩在西門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寫稿、閱讀,享受沒人打擾的悠閑午后?!鞍?,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別好吃,”提到愛吃的甜食,姜通還會露出孩子般開心而滿足的笑容。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姜通的另一興趣是跳舞,而且持續到八十多歲還在跳,他年過百歲仍腳步輕盈、動作敏捷優雅,不是沒有原因。他從大學時代開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來也拉太太一塊去跳,夫妻倆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樂趣。

一席長袍執筆揮毫,儒雅斯文的馬光亞教授,私底下則喜歡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無論國臺語歌都認真學唱,也唱得有模有樣。女兒馬育臺回憶說,父親的拿手歌曲是“采檳榔”,在告別式上他們還特別播放一段父親的歌聲,讓眾人懷念不已。

持續活動、好學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國寶中醫為養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醫養生方法?

中醫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寶藏,很多優秀的老中醫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中醫養生的真諦。那么,你知道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嗎?下面是我帶來關于,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崇尚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 規律作息

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后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時鐘被打亂,影響健康甚鉅。新近日本的動物研究發現,生理時鐘錯亂,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于肝?!币灾嗅t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中醫的肝膽系統,此時身體獲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齡中醫師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或者耗費腦力的事情,睡不著不用勉強,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來,慢慢將呼吸下沉, *** 10分鐘放空腦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覺。

或者可準備一盆溫熱水泡腳,易權衡醫師說,“腳溫熱較好睡,”利用泡腳或按壓摩擦腳底中間的涌泉穴,腳丫子暖了,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笆悄欠N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來,來喝茶,”易權衡醫師喜歡喝茶,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著巴掌大的不銹鋼壺走來走去,一遍遍專注地沖茶、倒茶,無論是訪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熱呼呼的茶,格外溫暖。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云卿提到。

但要特別注意:

◎ 沖泡水溫80℃:水溫太高會破壞綠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沖泡后要把葉子撈出來,茶葉不可在水里泡超過8小時,以免產生大量單寧酸,損傷胃壁。

◎ 飯后不要喝濃茶:茶葉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后,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經衰弱、產婦、失眠或胃潰瘍的人不建議飲用。

  3. 書寫

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

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郁癥。 性格淡薄寧靜的中醫師馬光亞,有“從容老人”封號,他認為養生首重心情放寬,不要急、慢慢來,練毛筆字正是鍛煉心性的好方法。

馬光亞年幼時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筆字書寫,受到兄長贊美后啟發興趣,從此愛上書法藝術,不但用毛筆抄寫醫書藥方,也把平日所見所聞、以詩詞方式記錄下來。后來他也愛用毛筆畫畫,無論是家鄉田園、竹子、花鳥或鴿子,都有樸拙的趣味。

愛妻情深的中醫師巫水生,則習慣用毛筆寫日記,30年從未間斷,迄今將近200本。

年輕時中醫啟蒙老師薛位珍讓巫水生學寫毛筆字,一方面是讓他靜下心來,二來則是訓練他把脈時的手腕穩定度。

有趣的是,寫日記的好習慣,也幫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糾紛。有次巫水生碰上別人借他土地不還鬧上*,幸好他有寫日記習慣,借土地的過程也詳細記載在日記里,當他出示日記給法官看時,法官一度懷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記,才讓法官相信不是編造,最后平安化解這場官司。

  4. 睡午覺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復體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濃濃的八字眉、看來有點嚴肅的中醫師巫水生,年過七旬卻能每天從早上10點看診到晚上8點,他的好體力,讓許多年輕醫師自嘆不如。原來他午餐吃得簡單,吃完一碗麥片后必定中場喊卡,休息小睡一會,補充下半場元氣。

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才不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

  5. 靜心

信仰,是支援國寶中醫的靜心力量。美國針對100位百歲人瑞所做的調查發現,信仰是超越飲食和運動的長壽原因。

走進馬光亞醫師家里,廳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觀世音圖,是他心緒平靜的依靠。馬光亞生前信奉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每日虔誠念經拜拜,“神明有幫助我,”他曾這樣告訴女兒說。

巫水生是虔誠*徒,每個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禮拜,行醫遇上困惑、內心不安時,他總會合掌禱告。說也奇怪,有時禱告完后心情豁然開朗,自然會發現合適患者的藥方。

  6. 菜多肉少

國寶中醫們飲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則。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現兩道青菜搭配一小塊豬肉、雞肉或蒸魚,“一碗白飯吃完就算了,”飲食適量,白飯配菜,是易權衡醫師維持體態均衡的原因。他舉出歷代養生醫家主張素食多蔬,而現代醫學也證明,蔬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多吃對身體有益。

巫水生醫師因家族遺傳血壓偏高,所以飲食中特別注意攝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點,必定補充一杯現打綜合蔬果汁。只有到外頭餐廳用餐時,他才會“破例”吃點肉,“但經常一個月還吃不到一次,”他說。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醫里偏涼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飲用,以免影響腸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會做菜的董延齡,因年輕時歷經戰亂逃難,受過饑荒所苦,腸胃功能較差,因此多選擇平或溫性的葉菜類及豆類,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漬香椿醬,香椿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對胃不好的人有幫助。

  7. 和緩運動+ ***

打一套八段錦就能讓全身細胞活躍起來; *** 則可讓筋絡暢通,加強氣血流動。

“你看我這把年紀了,還有肌肉喔,”76歲的中醫師董延齡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結實的二頭肌,這是他持續運動50年的成果。他結合各家養生*,自創“延齡操”,每天拍打轉動全身筋骨關節;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經絡,促進下肢回圈,他深信“變老,從腳開始?!背怂沙谌斫钊怅P節,并可加上 *** 筋絡,促進血液回圈、加強臟腑功能。

92高齡辭世的馬光亞教授,生前沒有任何慢性病,他視力極佳,可看到月歷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氣色紅潤,一點都不顯老。他自述保持年輕的秘訣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將手心搓熱 *** 全臉,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會按壓腳底中間的涌泉穴,有滋補腎經的青春功效。

  8. 好學不倦

多樣化興趣,讓國寶中醫保持頭腦靈活、心情開朗,每天生活充實、新鮮而有趣。研究也發現,活到老、學到老,可讓人變得更聰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手不釋卷,是每位國寶中醫師的習慣。百歲人瑞中醫師姜通,具有西醫資格,他精通英、日語,每日除閱讀國內報章雜志外,也翻閱國外期刊資訊,隨時更新醫療資訊。

平時他最愛窩在西門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寫稿、閱讀,享受沒人打擾的悠閑午后?!鞍?,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別好吃,”提到愛吃的甜食,姜通還會露出孩子般開心而滿足的笑容。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姜通的另一興趣是跳舞,而且持續到八十多歲還在跳,他年過百歲仍腳步輕盈、動作敏捷優雅,不是沒有原因。他從大學時代開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來也拉太太一塊去跳,夫妻倆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樂趣。

一席長袍執筆揮毫,儒雅斯文的馬光亞教授,私底下則喜歡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無論國臺語歌都認真學唱,也唱得有模有樣。女兒馬育臺回憶說,父親的拿手歌曲是“采檳榔”,在告別式上他們還特別播放一段父親的歌聲,讓眾人懷念不已。

持續活動、好學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國寶中醫為養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中醫健康養生小技巧大全

中醫常用養生保健方法:1. 食療:根據個人體質、季節變化等因素選擇適合的食物,如溫補食物和清熱解暑食物等。2. 運動: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可以幫助人們調整身心,增強身體抵抗力。3. 按摩:通過手法刺激人體的穴位,以達到調和氣血,防治疾病的目的。4. 草藥和針灸: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中醫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